第五章:揮發性液體容器未蓋

本章節透過一個正己烷容器未加蓋的意外,展示如何使用三種模型來評估暴露風險,從瞬間高濃度危害到房間恢復安全的過程。

情境評估

一名工作人員發現儲存櫃內的正己烷容器未蓋,立即蓋上並撤離。我們的評估旨在回答三個核心問題:櫃內瞬間濃度多高?污染物擴散至房間後的濃度是多少?房間何時能安全進入?

暴露評估三階段模型分析

在收集了正己烷的化學特性與空間參數後,我們依序進行了三階段的暴露評估:

  1. 櫃內濃度 (飽和蒸氣壓模式): 此模型用於估算密閉空間中最壞情況下的濃度。計算結果顯示,櫃內濃度高達 163,000 ppm,遠超職業暴露限值與爆炸極限,構成立即性的嚴重危害。
  2. 房間初始濃度 (無通風推估模式): 當櫃門打開,污染物瞬間擴散。此模型估算出房間的初始平均濃度介於 550 至 1,100 mg/m³ 之間,同樣遠高於安全標準,顯示整個房間的暴露風險也相當高。
  3. 濃度衰減 (完全混合模式WMR): 在汙染源被移除後,此模型預測房間濃度會因通風而下降。計算顯示,大約需要 50分鐘,濃度才能降至安全的TLV-TWA標準以下,這為安全進入提供了時間依據。

IHMOD 模擬

儲存櫃內部

儲存櫃內部模擬濃度

整個空間

整個房間模擬濃度

結論與最佳實務

此次意外凸顯了「逸散性排放」的潛在危險。綜合評估顯示,雖然通風系統能最終清除污染物,但無法預防初期的危險暴露。

因此,本章的關鍵學習重點是:對於揮發性化學品,應優先採用 源頭控制 措施。持續通風或開放通風等工程控制設備,是預防此類意外最有效的方法,其效益遠勝於僅依賴後端的通風換氣。

參考:Chapter 5 Volatile Liquid Container Left Open 整理:Peter Ho. 114.08.14